第一部分 准备种植
1、选择品种
·选择品种:
毛鹃:株型高大,可达2~3米,发枝粗长,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叶片长椭圆形,长达10厘米,粗糙多毛。
东鹃:体型矮小,高1~2米,分枝散乱,枝条纤细,叶片薄而色淡,花径2~4厘米,最大6厘米。
夏鹃:株型较小,枝条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富、整齐,高1米左右。叶片狭小,排列紧密。花宽漏斗状,直径为6~8厘米,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
西鹃:株型矮壮,树冠紧密,发枝粗短。多为重瓣,少有单瓣,花瓣有狭长、圆阔、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花径6~8厘米,最大的可超过10厘米。
2、准备土壤
·PH值:杜鹃花不适合在碱性的花土中生长,因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酸性土花卉,应使用偏酸性的花土来养,将PH控制在5.5-6.5之间为宜。
·盆土:可以将干净的泥炭土、细河沙以及偏酸性的腐叶土按照2:1:2的比例混匀制成杜鹃花的培养土;或者准备一些泥炭土、苔藓腐叶土以及珍珠岩,将它们等量混匀,也能够制成杜鹃花的培养土。
·土壤要求:最好是肥沃疏松的土壤,不仅要富含腐殖质,还需要良好的排水性。
3、准备物资
·花盆:在养殖杜鹃时最好使用浅盆,不仅可以节省土壤还不容易积水。
·营养土:最好选用松叶腐殖土,可从树林中的松树底下挖取,也可以在种植松、柏树比较多的庭院中取用。
·肥料:土壤中的基肥通常选择氮磷钾比例均衡的复合肥。花前施氮肥,开花期不施肥,花谢以后施氮肥和磷肥。
第二部分 种植过程
1、直接播种
·在秋冬季节进行。
·播种时要先准备盆土,提前做好消毒和杀菌工作,把土壤装在盆中备用。
·杜鹃花的种子十分的小,在挑选时要选那种比较饱满、圆润、富有光泽的。
·选好种子之后,把它均匀的放到土壤中,之后盖上一层薄土,并给它浇点水,把土壤浇湿就可以了。
2、扦插繁殖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选取半年生木质化的发育良好的枝条作为插枝,将其基部削平后放在生根粉中溶液浸泡3~5分钟左右。
·然后插于腐殖土和马粪屑、沙土的混合土中,深度为三分之一即可,盖上地膜后保湿,大概10天左右发芽生根。
3、压条繁殖
·主要在春季4~5月进行。
·将母株上选取2~3年生的健壮枝条,在离顶端10公分左右处用小刀划开表皮,再用塑料膜绑紧。
·然后将其张开成弯曲状态插入土中,上面用少许的湿苔藓覆盖,将上端扎紧后放在散光处,经常向叶片喷水即可。
第三部分 养护过程
1、定期浇水
·杜鹃花浇水保持土壤微润即可。
·一般春季和秋季每两到三天浇一次水,夏季需要天天浇水,冬季则要干透再浇。
·水质要严格把控,使用前可用硫酸亚铁或食醋酸化一下,温度也要和室温接近。
2、环境温度及湿度
·生长温度:杜鹃花既不能忍受高温,也惧怕低温。其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2到25摄氏度之间。
·生长湿度:杜鹃花喜欢湿润环境,春秋生长季要求湿度大概在60%以上。在夏季,湿度不能超过70%,否则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感染病虫害。冬季低温环境下杜鹃花对湿度要求不高,不干就不用喷洒水。
·控温方式:夏季需要加强通风,勤喷洒水分来降温;冬季要做好防寒措施,地栽可覆盖稻草,旧衣物来保暖,盆栽要及时搬到室内温暖处越冬。
3、光照条件
·杜鹃花为半阴性植物,又是长日照花卉,既怕烈阳又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所以让它照射散射光为宜。
·夏季应适当遮阴,避免直射光。冬季需要将其放在室内光线充足的地方。
·杜鹃花盆栽养殖要经常转动花盆,使采光均匀,避免出现单边生长的现象。
4、定期施肥
·杜鹃花施肥要勤,但不宜施多。肥料不足会导致生长不良,花比较少而且小,施肥过量则会烧伤根部。
·在栽种和换盆时需要加入基肥,选择复合肥稀释后掺入盆土中即可。
·花前要施磷钾肥,花后要追施氮肥,补充一定的养分,8-9月每15天施一次磷肥即可。
小提示:
·浇水时要保持盆土略微湿润,不要浇太多也不要浇太少。
·春秋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千万不要给它施重肥,这样很容易烧根。
·杜鹃花萌发力强,分枝多而密,应在花后剪去过密枝、细弱枝、枯枝、病枝、残枝、交叉枝、徒长枝,以利通风透光。
·养殖杜鹃花一般可每两年换一次盆,换盆应在花谢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