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
1、打开前照灯
·如果发现天变黑了,或者视线模糊了,都要打开前照灯。
·虽然可能还不需要通过汽车前照灯看到路面情况,但其他司机通过前照灯会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车。
2、驾驶速度要慢
·因为夜间的能见度比白天低得多,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和应对交通危险。
·夜间开车时速度慢一点,注意行人和其他障碍。
3、小心醉驾和疲劳驾驶
·晚上开车时可能会遇到醉酒、过度疲劳的司机,要注意路上不稳定的司机,让出足够的位置并远离他们。
4、合理使用紧急停车带
·当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人要及时从主干道驶入紧急停车带,驶入紧急停车带时要注意后方来车,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打右转向灯驶入。车辆停稳后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并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的地方设置警告标志,如果在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必要时迅速报警求救。
5、注意休息
·不要长时间开车,经常停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重新集中注意力后再上路。
·如果太累,可以靠边停车或找个休息站睡一会儿,不要疲劳驾驶。
6、保持专注
·夜间驾驶时安静、黑暗的环境可能会让驾驶员进入一种危险的精神恍惚状态,要保持专注,尽量让眼睛动起来。
·开车时可以不断地扫视前方的道路,检查周围的环境,避免潜在的危险。
方法二
1、提高能见度
·保持车前灯的干净,每隔几周清洗一次,提高亮度和清晰度。
·尽可能保持挡风玻璃、窗户和后视镜的清洁。
2、正确使用远光灯
·在交通流量不大,光线非常暗,能见度低的区域行驶时,应该使用远光灯。
·当跟在另一辆车后面或者迎面有行驶的车辆时,一定要关掉远光灯。
·如果正在转弯或翻过山顶,开始看到另一辆车的车前灯在拐弯处发出微弱的光芒时,提前关掉远光灯。
·小车远光灯的照射距离通常在80-120米为安全,近光的照射距离在10-30米为安全。
·会车时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距离同向车辆100米以外也应切换成近光灯,如果要超车也要使用近光灯。
3、安装雾灯
·如果经常在夜间和大雾天气下开车,可以买一套雾灯,雾灯是安装在前保险杠上,能照亮更多的前方道路。
4、戴有防反射涂层的眼镜
·眼镜会反射迎面而来的光线,给佩戴者造成模糊的眩光,如果需要戴眼镜,应佩戴隐形眼镜或者有防反射涂层的眼镜。
方法三
1、查看仪表盘
·在夜间行驶途中,要适时查看仪表盘的工作情况,观察发动机和底盘有无异响或异常气味。
2、降低行驶速度
·保持中速行驶,注意增加跟车距离,准备随时停车,以防止前后车相碰。
·夜间开车应尽量避免超车,必须超车时,应准确判明前方情况,确认条件成熟后再跟进前车。
·保持安全车距的远近还会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天气情况、光照强度、驾驶人视力、路面状况等,因此,在夜间行车,无论是与前后车辆还是左右两侧的车辆都要注意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留有足够的刹车时间和刹车距离。
3、合理使用车灯
·夜间开车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采用远近光灯反复互换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状况。
·远光和近光要合理使用,在会车时,如果道路中间的隔离设施可以阻挡对向车辆的灯光,可以继续使用远光灯;但如果道路没有中心隔离设施的,就要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切换为近光灯,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使用远光灯导致对向驾驶人在视觉上产生“瞬间致盲”的严重后果。
·在准备变道超车、驶出驶入高速公路等情况下一定要及时打开转向灯,同时观察是否具备变道条件,以防影响其他车辆行驶。
小提示:
·在开车时要排除干扰,但不要只专注于道路。
·当后车长时间开远光灯时,为避免光线的刺激,可变换后视镜的角度,即可减小眩目感。
·定期检查汽车所有的灯光,特别是在冬季。